(资料图片)
浙江省义乌市同心园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王关根拥有多项省级荣誉,是浙江省万人计划高技能领军人才、浙江省首席技师、省杰出技能人才等,更拥有为数不多的“浙江大工匠”荣誉。解读王关根的成才之路,可以发现这一切都离不开他坚持学习和坚守匠心两大品格。
王关根出生在义乌市赤岸镇的一个小山村,幼时的贫困与父辈的教育养成了他吃苦耐劳的秉性,也更坚定了他要走出去闯天下的信念。
18岁时,高中毕业的他进入义乌一家生产专业汽车方向机的企业,成为一名普车学徒工。虽然学历不高,但他虚心好学,遇到难题就翻阅厚厚的《五金切削手册》,或者向老车工虚心请教,回家做好心得笔记。他苦练技术,在当时没有数控车床的条件下,手工车床的技术工人一般需要5年才能出师,而王关根只用了3年时间。
1997年,公司引进了几台数控车床,将设备的调试工作交由王关根负责,要求他在一个星期内让机器动起来。难题当前,王关根仔细翻看说明书,一遍遍调试新设备。凭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精益求精的精神和过硬的技艺,他最终破解了技术难题。第4天,数控车床生产出了第一件产品。
作为车工高级技师,王关根30年来一直坚持在生产一线,参与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各项工艺流程改造创新,开发了多款数控自动化专机,开创了多种先进职业操作法,为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的发展和转型升级作出重要贡献。
“以前的技校毕业生,所学的专业和现实是脱节的,到企业根本干不了活,得从头再来,现在我这边的学生,没毕业早已都被企业看中了,这主要是这些学生‘手里有活’。”王关根说。
2013年,王关根入选省人力社保厅组织的省“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国(境)外培训班。在新加坡学习期间,王关根深入了解了国外工学交替、半工半学的双元制职教模式,深受启发。回国后,他主动向有关部门提出建议,将自己的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引入省机电技师学院,在全省范围内率先开展技能大师入校园,开启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在技术更新、技艺传承等方面,王关根同样表现突出,他拥有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20余项,行业类绝技绝活2项、参与省级及以上技术革新等项目12项,通过工作室团队全体成员不懈努力,先后培养高技能人才600余人。
王关根认为,作为一名技师最需要的是拥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他要将自己的这份“匠心”传承下去,力争培养出更多优秀学生,为社会输出更多高技能人才。
(浙江工人日报记者 羊荣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