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打造经典,造就永恒。《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邀请来自全球知名国际化学校的家长进行对话,探讨教育经验,分享心得体悟。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家长满意度是评价一所学校的重要参考。《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旨在倾听家长的声音,了解家长的需求,推动国际化学校建设与进步,促进国际教育事业发展与升级,助力创新人才培养。
每个学子都是独立的个体,每个家庭都有不一样的故事,无论是最初的择校还是最终毕业升学的去向,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考量和选择。学校的发展离不开家长和学子的支持,而家长和学生同样寄希望于学校。相信在每段教育旅途中,每所家庭都有不同的体悟和收获。
本次家长访谈,京领邀请来自哈罗深圳的英女士,作为一个教育从业者,以及在育儿道路上摸索前行的实践者,英女士从择校需求、品质塑造、家校共育等方面分享了她陪伴孩子一同成长的历程。
家长名片
英女士
求学于英国的香港人
教育行业从业者
学校介绍
深圳前海哈罗外籍人员子女学校(简称”哈罗深圳国际学校”)坐落于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总占地面积约14,700平方米,提供高水平的国际课程。哈罗深圳国际学校可容纳900多名学生,课程涵盖幼儿园、小学、初中及高中等全日制教学,为学生提供寄宿设施。
区别于其他校区,哈罗深圳的校园整体设计融入“环境育人”的理念,致力于塑造具有哈罗核心价值观和前海精神面貌的教学环境。哈罗深圳致力于培养不同文化背景和能力的学生成为终生学习者、领导者、服务者和实现他们的个人价值,培养独立自主的能力。
一、择校要结合需求,做到有的放矢
选择学校时要明白自己对学校的期望是什么,这一点是至为关键的。英女士在谈及择校相关的考虑时,强调了这一点。
“我希望我的孩子是有创造力的,能拥抱多元文化的环境,可以通过文字、音乐、艺术去表达自己,所以我选择国际学校。选择什么样的学校,取决于家长对孩子的未来寄予什么样的期待,如果重视培养孩子的表达能力,希望孩子得到量身定制式的教育,挖掘他们潜藏的能力与兴趣,国际学校会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是重视孩子的学习成绩、比赛成绩,希望以后从事一份稳妥的工作,那就可以考虑其余类型的学校。”
1.厘清需求
在英女士看来,不同类型的学校并无高下之分,关键在于家长要厘清自己渴望从教育中获取何种结果。她十分看重孩子对于世界多样性的接受程度,希望孩子能对既定存在的事物以包容的心态去接触、了解,进而形成自己的思考,这样,孩子在未来面对任何的“异同”时都能快速明白其中缘由。
之所以如此看重“包容”,与英女士自身的经历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在香港出生长大的80后,经历了英国殖民地时期,父母从小给她规划在英国留学,后因为婚姻缘故,和丈夫一同定居在深圳。她直言,这番经历让她受到不小的文化冲击,年级小小就要面对成长环境的挑战。因此,她格外注重包容性的培育,希望孩子从小具备这个能力,以便更好地应对未来未知的变数。
2.权衡取舍
英女士深深认同哈罗深圳对于“领导力”特质的重视。
“哈罗跟其他国际学校相比有一个特点。多数学校都会说我要培养孩子具有国际视野,让孩子拥有国际公民的意识。但是这一个是比较空泛的概念,但哈罗提出‘领导力’是更有针对性的,并且也包含了国际视野、国际公民的意涵在其中。所以我是非常认同他们这一点的。”
英女士身边不乏有人问她孩子就读国际学校的相关事宜。有的父母担心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接受教育,会使其宗族长幼的观念淡薄,进而导致孩子与父母形成对等式的关系。英女士对此则欣然表示,这确实是一种发展趋势,但自己是十分乐意与孩子成为朋友的。而对这些结果难以接受的家长来说,这无非是一种权衡,只有明白第一需求是什么,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二、多元教学设置,共促孩子全面发展
在采访过程中,英女士多次提及“挖掘孩子的兴趣”这一话题。她希望,孩子能在幼时就找到自己热爱的东西,然后围绕这个方面实现更深层次的发展。
“在兴趣、潜能这个方面,建议孩子从小的时候就开始去挖掘,我们会发现,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在试错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很难预计要经历多长时间。有些孩子在学习的过程他会放弃,然后再尝试其他的东西,但这期间的时间成本、费用成本是比较低的。”
1.无限课程降低试错成本
哈罗深圳给到了英女士满意的解决方案——无限课程项目。哈罗鼓励孩子进行多方面的尝试,每天的无限课程项目是为学生量身定制的,旨在鼓励他们探索全新且多样的领域,在教师的专业指导得到突破。老师在教学陪伴的过程中也能更好地洞察学生的潜能所在,并及时将信息反馈给家长,这样对于家长而言,大大节省了陪同探索的时间。
“我的小孩一开始是学钢琴的,后来学校里面提供了其他不同的乐器培训,我就发现原来我孩子在其他方面也是有天赋的,所以就建议他去尝试不同的乐器,之后他便爱上了弹吉他。在这方面我觉得老师和学校给我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我的工作比较忙,孩子需要我跟进的部分也都会很及时地传达给我,这样对于我来说比较省心的。”
2.院舍文化塑造优良品质
哈罗深圳院舍制的关键优势在于将不同年龄段的学生汇聚起来,在这样的“大家庭”中,高年级学生将承担起关怀带领低年级学弟学妹的责任。院舍集体中凝聚力强大,舍监和年级辅导员清楚了解所属院舍中每名学生的情况,因而能够密切关注其学业状况并提供关怀辅导。无论学生遇到任何问题,教职人员都能在第一时间准确判断事态情况,及时为学生提供个性化且行之有效的支持。
“我儿子是独生子,刚入读小学的阶段刚好处在疫情,所以他跟其他小朋友能接触的机会很少。我一度觉得我儿子太安静了,担心他不够阳光,不够自信。自从他进了哈罗之后,明显能感觉到他变得阳光自信了很多。他对体育也不太感兴趣,但是他在学校的鼓励下,愿意去跟他的同学一起去完成一些比赛。作为院舍的一份子,他要付出自己的努力去帮助集体争取分数,这就帮助他塑造了团队意识与责任感。现在,他在生活中都会变得很主动、开朗,我觉得这种院舍制度是真的能帮助孩子实现多元化发展。”
在英女士看来,一个人的能力是要从综合维度上考察的,学业上面的出色并不象征着优秀。而哈罗从多方面对孩子进行了锻炼,激发他们的能力。哈罗的院舍活动由高年级学生发起,然后由上至下进行分工统筹,每个部分的工作都由学生自己主导,这种形式对于孩子的领导能力、协调能力以及情商都能发挥很好的作用。
3.理念共享塑造独立人格
哈罗的办学理念与英女士的育儿观念也存在很多相似之处。英女士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独立性”,例如小时候带孩子一起出门,她会鼓励孩子去跟服务人员交流,获取自己想要得到的信息。哈罗的教学过程也是这样,在保证孩子安全的前提内,提供给他们挑战自我的机会,在这样的尝试中,结果无足轻重,过程才是至为重要的部分。
“我先给孩子多多挑战自己的机会,鼓励他付出努力,也让他知道,我们注重结果,更注重过程。重点是,他能在频繁的尝试中探索出自己的方法,这样就能大大降低未来的犯错成本了。”
三、家校共育,合作挖掘孩子潜能
近年来,家庭教育、协同教育在国家各项政策号召中屡见不鲜,这些内容都有一个关键的概念:主导。也就是说,学校和老师要在协同育人机制中发挥主导作用,教师要在家校共育这个没有权力的领域发挥领导力。英女士认为哈罗的教育实践则能充分贯彻落实了这一点,除了定期开展的家长沙龙,学校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种活动邀请家长参与,提供给家长面对面和老师交流的机会。
1.家校高频交流建立全面了解
“我们有很多机会能参与到学校的大型、小型活动,然后学校的校长、一些科目的老师都会在现场,我们可以面对面跟老师交流,平时也可以跟老师EMAIL预约。孩子在学校不论是做的好,还是有他担忧的地方,老师都会及时给我发邮件。”
英女士十分看重给予孩子及时的反馈。在她看来,哈罗提供了密切的沟通交流可以让家长及时跟进孩子在学校中的表现,从而在家庭教育中予以反馈,让孩子在正向的激励中不断树立信心和安全感。英女士也会将孩子在家的情况告知给老师,让校方更了解学生的需求,老师也会针对孩子在家的学习进度,针对性地调整课程安排与作业难度,提供给孩子更多的机会去探索自己的能力、发掘自己的潜能。
2.有效陪伴优化家庭教育效率
身为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英女士很关注孩子在幼时的发展,她希望能够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培养方式,因此她不会将个人意愿强加在孩子身上。在她看来,她的责任在于帮助孩子挖掘自己的潜能,帮助他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
“他的出生不是为完成我的梦想,而是我要帮助他去完成他的梦想。”由于个人的工作也较为繁忙,英女士强调育儿上的“有效陪伴”,从小培养孩子自律和独立的能力,让父母和孩子有更高质量的亲子时间。在孩子小的时候,她就会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独立的能力,例如,让孩子自己洗漱、收拾床铺、整理衣服等。虽然,陪伴孩子去做这些事情比自己做花费的时间更长,但只要完成前期的“教学”,以后的每一次,孩子都可以亲力亲为,而不会一味依赖父母的帮助。
“我会考虑如何有效地陪伴,让孩子承担他可以承担的部分,我们不要去替孩子完成。我更多的是说服,让他自己去做一些事情,这样子我只需要在前面多花一些时间培训他自己想办法,我的时间就能更有效地利用。”
在这种教育之下,孩子往往在自行解决问题之后,都能从中获得满足感,这也是他们解决问题的动力来源。
3.父母合理分工构建教育矩阵
英女士和先生在育儿上达成了明确的分工。在学习教育上,她占据主导,而在兴趣生活方面,父亲主要负责。即便两人的工作都很繁忙,但绝不会缺席孩子任何一次活动,在他们看来,父母双方的重视对于孩子安全感的形成,发挥着至为关键的作用。
“只要学校邀请父母双方出席,我们都有做到。我先生对孩子的陪伴也是非常充分的,随着孩子的年龄越大,他可能更希望和爸爸去聊科技、人文地理这方面的东西。所以我先生会去主导课外看一些科技展、发布会之类的活动,而我和孩子更多就是聊音乐、艺术这些方面。”
“因为教育上主要是我在参与,所以我先生也不会只根据年度的成绩,去断章取义孩子的整体表现,这样对孩子是很不公平的,而且以这样的方式去教育,孩子会反感,感觉被误解,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教育这个层面由我来交流,形成稳定的教育方式;兴趣班之类的课外东西,那就由我先生去交流。”
这种分工模式从不同的角度支持孩子的全方位发展,也打造了一种家长和孩子共同学习进步的良好环境,在这种氛围中成长,对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更正面的作用。
“无论是作为父母还是独立的人,我们都是需要不断去学习的。学校每个学期都有特定主题课,内容涉及到天文地理、历史文学、科学艺术,孩子总会兴致勃勃地和我分享,让我们有聊不完的话题,像最近他会跟我分享最近AI的东西,然后我也可以谈谈我的理解。这样子孩子永远会觉得父母是有回应的,不是冷漠的。”
四、面向未来,拥抱未知
社会踏入信息时代,教育的引领作用需要从知识的层面走到思维的层面,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就是要培养孩子形成应对未知的能力。只有激发孩子的内驱力,让他们产生对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他们才会保持好奇心和积极的态度面对未来的挑战。
提及对孩子未来成长发展的期待时,英女士的态度更多指向“循序渐进”。小孩正处在Year3升Year4的阶段,她希望现阶段孩子能够找到热爱的兴趣,我们加以鼓励,让他保持热情,坚持下来。
“哈罗设置了很多的课后班,孩子在每个学期都会有轮流的体验,不是说选择了美术就会一个整个学期都在学美术,而是会有很多不同的体验。孩子也不是以三分钟热度的感觉去参与,他的程度是一个递进的过程。”
在这样的过程中,孩子能够总结出来,孩子是否真心愿意投入自己的精力在某件事上。通过这种充分的体验,孩子做任何的决定都会更有信心,做选择时更坚定。
对于当下发展飞速的人工智能,英女士也秉持着积极的态度。她认为这是提升人们生活质量的发明,但不会动摇到“人”的地位。人所具有的批判性思维、人文关怀以及富有灵魂的创造力都是AI难以取代的。
哈罗学校鼓励孩子在台上勇敢地表现自己,并创造很多机会不断培养这种能力,孩子的人格魅力是需要一个较长时间的过程去塑造的。包括个人的经验、人与人之间的交流都是AI替代不了的。科技或许能够在某些方面表现得比人类完美,但是像艺术、人文这种蕴含思想的东西,永远是需要人的创造力去赋予灵魂的。
结语
作为接受过国际教育的学子与教育行业的从业者,英女士对于教育形成了自己独到的理解。她对孩子的教育注重“尊重天性”与“彰显个性”,希望孩子可以成为具有领导力的国际公民,具有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力。
英女士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求学经历,在教育孩子的道路上一路摸索,通过的多元尝试降低孩子未来的试错成本,让孩子更好地为未知的未来做好准备。正如她所说的,“他的出生不是为完成我的梦想,而是我要帮助他去完成他的梦想。”
《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与每所家庭一起,探讨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培养心得,把他们的经验和感受分享给更多家庭,同时,京领还将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及认可度作为2024京领中国国际学校竞争力榜单评选的重要参考指标,给予行业内外的家长和学生群体以参考和借鉴。该专栏也有助于进一步了解国际学校在家校共育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促进我国整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与家校共育建设。
《国际家长社群》系列专访
现面向国际教育家庭
公开征集采访,
有意愿参与的家长
可进行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