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明清时,郑州金水河自西向东经过如今的解放路和二七广场,沿着河阳街附近向东流去。那时的二七路,只不过是一个乡间小路,向着西北方向通往老鸦陈。这条小道的东侧建有一个载理公所,又叫理门公所,郑州人俗称“在理局”。这座载理公所取名长春善堂,里面共有神佛,标榜“修德行善,戒除烟酒”。类似的公所在砖牌坊街西段路北,刘叶坑胡同南口东侧,也有一座,名字为“昶善堂”。长春善堂,因为建筑是红色的,人们称之为“红房子”。时间长了,通往长春堂门前的街衢,便称之为长春路。还有资料这样介绍:如今的二七路一带,1905年,曾是一片菜地。有一条东流的臭水沟(金水河)经过,沟上有一个简易的小木桥。小木桥与如今的德化街相通。1909年加拿大籍传教士在这里兴建了一座基督教圣公会教堂——履光堂。从那以后,这一带开始热闹了起来。到了民国初年,这里的商业兴盛起来。人口也逐渐增多,说书的、唱戏的、打拳的,卖艺的,多聚集在二七塔旁西边。原来,二七宾馆附近曾是五虎庙,估计供奉的是三国的关张等五虎。近代郑州城與图显示此处为老坟岗圈子的东南边缘地带。京汉铁路,陇海铁路相继在郑州交轨,西关外商贾云集。经过金水河的人群川流不息。大概是因为二七塔这个位置,每年举办药材骡马大会,影响范围广,省内省外的客商来做生意,十分盛大。二七塔位置曾经立有木牌,文史学者史金腾回忆,该木牌是大会的“会标”。小木桥狭窄,阻碍交通,影响群众过河,或桥断阻路,或趟水而过,苦不堪言。民国十二年,西关外店铺鳞次栉比,繁华富庶已经超过了老城区。西大街、德化街、大同路,热闹非凡。金水河上的小木桥虽然不适应当时城市的发展,可是依旧存在,经过这里的人们经常抱怨,希望当局政府能够出面解决。当局政府顺应民心,筹集款项,将小木桥拆掉,改为石拱桥。该桥宽约六米,长三十余米,两孔砖石结构。负责建造的人是东北长春的人,故此,将这个桥取名为“长春桥”。当然,这种说法很可能是猜测,以公谋“私”的命名可能性很小。而长春善堂是民间帮会组织,成员众多,倒有可能。桥的东西两侧各有“长春桥”这三个字。桥的南北两端还装有燃油灯四盏。桥修成以后,原来名叫“河北沿”,从此被定名为长春路。直到解放前夕,这一带还都是平房、棚户,高大的建筑几乎看不到。岁月的轨道向前延伸,历史的车轮不断前进。解放以后,城建不断发展,银河街、顺河街、长春路,迎来扩建。金水河这个曾经解放前的臭水沟,就像老舍描写的“龙须沟”那样被人民群众彻底填平,从此,长春桥不复存在,新修成的街道春意盎然,街道繁华,名为解放路。曾经最大的新华书店旧址就在这里。长春路、德华街、钱塘路、南、北乔家门、文化路等构成了市区主要交通干道,商业发展比较集中,旧貌换成新颜。1951年为了纪念1923年的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长春路更名为二七路。长春桥旧址修建了二七广场。其原因是1923年二七英雄斯文德、汪胜友在长春桥处的五虎庙英勇就义。1953年,经郑州市人民政府批准,将二七广场北边的长春路改为二七路。20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更名为北二七路,1979年恢复原名二七路。改革开放以后,这里形成二七商圈,打响商战,“硝烟”四起,全国闻名。如今,二七纪念塔成为郑州的一张名片,一个地标,举世闻名,知者向往。